太阳集团tyc151(中国)有限公司-搜狗百科

持续提升生态污染防治能力
发布时间:2024-04-25 作者:巨能特钢

  核心观点

  持续提升生态污染防治能力,既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必备之功,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追求的必应之策,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备之能,也是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的必应之措,需要持续完善、持续提升攻坚克难能力、和谐共生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优美环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既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既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追求的基本保障,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

  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目标导向、系统思维和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美丽中国建设的总体目标,突出解决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统筹协调、集中优势资源打好蓝天、碧水和净土三大保卫战,提升污染防治攻坚能力、和谐共生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一、突出问题导向,持续提升攻坚克难能力

  蓝天保卫战是攻坚战的重中之重。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的具体行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群众健康的必然要求,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蓝天保卫战要继续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方向、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等,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核心,持续提升攻坚克难能力,建设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美丽中国,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一是突出重点区域。要明确蓝天保卫战的重点区域,以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和汾渭平原等区域为主要作战方向,针对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主要问题,突出解决绿色发展整体水平不高、能源结构偏煤和交通运输偏公路等现象,统筹推进区域绿色发展。坚持因地施策、因情施策,分级分类强化区域联防联控,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高质量发展为契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绿色发展,推动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绿色转型升级,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倒逼生态优先和绿色低碳发展。综合考虑大气污染传输、行政管理等多重因素,调整优化区域范围,明确区域防控重点,适应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新态势,提升区域综合治理效率。

  二是突出重点方向。要坚持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重点任务,找准影响公众健康重污染天气的形成因素,通过大幅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等多污染物排放,持续降低细颗粒物浓度。坚持强化大气污染的源头治理,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加快推进清洁能源、集中供热替代工作,持续减少散煤、燃煤锅炉和工业炉窑等高耗能高污染排放。坚持协同治理,紧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矛盾,明确大气污染治理的主要方向,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实施覆盖源头、过程、末端的全链条污染防控,努力增强大气环境管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协同治理多污染物。

  三是突出重点领域。要深度开展重点行业治理,逐步提高行业排放标准,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和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明确生产过程全链条排放标准,将生产管理延伸到清洁运输。严格控制挥发性有机物减排,优化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和产品结构,强化全流程全环节综合治理。防范大气氨污染,提升氮肥机械深施和低蛋白日粮技术水平,减少畜禽养殖场封闭管理、粪污封闭处置等过程,切实降低氨排放强度。

  四是突出重点行业。要发挥企业治污减排的主力军作用,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度融合,鼓励企业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陈旧设备等,提供改进生产工艺财政补贴,推动企业绿色升级。鼓励企业创新绿色产品供给,为居民提供低碳出行、节能节电、绿色消费等更多选择,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环境污染。积极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关注企业污染治理、废弃物循环和清洁能源利用情况。

  二、突出系统思维,持续提升和谐共生能力

  碧水保卫战要促进“人水和谐”。要加强大江大河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强化水生态治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

  碧水保卫战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科学指引,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深入推进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的生态保护治理,强化思想引领、统筹推进、精准施策、系统治理,持续提升和谐共生能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实现生态保护和民生保障相协调。

  一是强化思想引领。要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保障城乡饮用水安全为底线,扎扎实实推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备用水源地建设,提升大江大河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效能。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立足全流域和生态系统整体性,持续推进改善大江大河生态环境,探索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加快建章立制和推进立法进程,实施生态环境分区和准入清单管控,建立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有效保护流域生态和渔业资源,奠定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的基础。

  二是强化统筹推进。要把系统思维贯穿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坚持统筹水环境、水生态和水资源等要素,系统谋划大江大河生态保护工作,着力推进美丽河湖保护建设,持续提升江河湖海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稳定性。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加大财政投入,形成长效机制,开展劣Ⅴ类水体整治、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三磷”企业(矿、库)整治等专项行动,治理内源污染,彻底消除城乡黑臭水体,加快修复水生态。有序推进黄河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四项重点任务,谋划实施水源涵养提升、水土流失治理和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等重大工程,维护水生态系统健康。

  三是强化精准施策。要突出精准治理、科学治理、依法治理,保护修复水源涵养区和生态缓冲带,建立水生态考核机制,加大问责力度。精确问诊、靶向治疗,遵循规律、实事求是,建立科学研究与管理决策深度融合、科学研究与治理工程方案协调推进的攻关机制,着力解决大江大河生态保护治理中出现的技术难题。不断完善环境立法,强化环境执法,加强环境司法,运用好法律武器保护治理大江大河生态环境。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

  四是强化系统治理。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入手,把握大江大河生态保护治理涉及水、路、港、岸、产、城和生物、湿地、环境等方方面面,坚持整体推进,增强各项措施的关联性和耦合性,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坚持重点突破,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 一,让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长久安澜,更好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和生态为民,实现生态保护和民生保障相协调。

  三、突出目标导向,持续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净土保卫战重在强化污染风险管控。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土壤安全是保障粮食安全、人居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净土保卫战要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风险管控、系统治理,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切实解决一批土壤突出环境问题,提升风险管控能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环境。

  一是坚持目标管理。要夯实土壤环境管理根基,突出《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目标管理,到2030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坚持防止新增污染与解决长期积累的土壤和地下水严重污染并重,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严格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和土壤污染防治法等,由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出台专项规章、技术指南等,为土壤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二是坚持网络监测。要完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强化污染源头防控,实施重金属减排工程、农药和化肥的零增长行动,有效地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土壤链条前端。积极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有效管控农产品生产地和农产品风险。全面推行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制度,设立建设用地土壤调查评估制度,发布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建立全国性污染地块的信息系统,强化土壤环境管理,防范人居风险。完善管控体系,包括标准体系、监测网络和预测预警,有效利用大数据来预测土壤污染。

  三是坚持风险管控。要建立全国性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土壤环境动态数据库和土壤环境信息平台,发挥风险管控平台作用,及时作出风险预测预警。实施土壤安全分类管理,确保产地和农产品的安全,对清洁或者轻污染的土壤优先保护,对中度污染土壤安全利用,对重度污染土壤严格管控。精准识别污染场地,明确修复技术规范,高效修复污染场地经济,从物理化学技术逐渐发展到绿色可持续修复技术,长期监管修复土地,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做到土地安全高效利用。

  四是坚持协同治理。要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的原则,全面实施多介质协同、多要素协同、多技术协同、多部门协同和制度与技术协同等协同治理,实施水、土、气多介质污染防治,合理调整国土空间资源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有效防治土壤污染。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评估,推进区域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减少农田土壤化肥、农药用量,严控污水灌溉土壤大气干沉降、湿沉降,从源头防控农田土壤的污染。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及重点污染物,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有效防控场地污染问题。

  持续提升生态污染防治能力,既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必备之功,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追求的必应之策,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备之能,也是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的必应之措,需要持续完善、持续提升攻坚克难能力、和谐共生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优美环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分享到: